黃脂病: 貓的皮下脂肪發炎被認知為泛脂肪組織炎或黃脂病.以普遍的疼痛為特徵,這有可能導致貓被觸摸時的抓咬.在更進一個階段內部或皮下曾有可能形成團塊,而未治療的泛脂肪組織炎有可能致命.大多見於年輕到中年的動物,牠們的飲食由魚或肝臟構成,以及一些非傳統性飲食,導致維他命E缺乏.頭和頸部通常不被傷害.(資料來源: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試驗所)

螢幕快照 2017-09-25 下午11.22.04.png

螢幕快照 2017-09-25 下午11.22.21.png

隨著網路發達、與資訊傳播的迅速之便,許多愛貓的飼主或多或少都聽過「黃脂病」這個名詞,並且跟「鮪魚」這兩字會立刻聯想在一起。到底這兩者之間的關聯性為何?是「若A則B」的因果關係嗎?這麼多主食罐、副食罐都是魚底為主,那以罐頭為主食的蘿蔔,會不會得到黃脂病呢?所以這幾天我自己在網路上做了功課,便打算順便重點整理一下,也當作是日後提醒自己的小筆記。

黃脂病,就是一種動物皮膚的皮下脂肪、肌膜及腹膜等部位,因為含有類蠟質色素(Ceroid)而變成黃色,故稱黃脂病。可在攝食大量魚粉、魚碎肉的患畜身上看見。』這裏特別提到「魚」,而非其他動物的肉,也就表示魚肉是黃脂病的主要肇因了。但是並非貓咪不能吃魚肉唷!

當貓咪攝取青皮魚類這些對人體有益、含有豐富不飽和脂肪酸(EPA、DHA)的魚肉時,需要消耗大量的維他命E來分解不飽和脂肪酸。如果貓咪的食物主要為魚肉,又沒有補充維他命E,就會造成貓自體維他命E不足,進而產生黃脂病。黃脂病除了皮下脂肪變黃,還會出現發燒、活動力降低。更因為導致發炎,致使神經末梢異常敏感,只要輕微觸碰都會讓貓咪感到疼痛。嚴重當然更是會影響生命安全的。

我們一般日常會吃到的魚類,如:秋刀魚、沙丁魚、鯖魚、獅魚、鰹魚鮪魚(金槍魚)、旗魚、鰆魚、鬼頭刀、竹筴魚、鯷魚、鯡魚等,這些背部發青的魚,通通都是青皮魚(日本人統稱)。其中鮪魚、鮪魚、秋刀魚、沙丁魚的DHA含量更是高達1%以上,可為名符其實的「DHA魚」。這或許是為什麼許多飼主「聞鮪魚色變」,其實沒有這麼可怕的。因為依照上面的描述,原則上只要注意多樣蛋白質的攝取、避免只提供魚類作為主食、注意均衡維生素的補充,其實就可以讓愛貓遠離黃脂病,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可以在許多鮪魚底的貓罐頭上面,看到「維生素E」添加的字眼。飼主在提供手作食物時,如果也同人類飲食的概念一樣,適當的添加所需維他命、多種類肉品搭配使用,其實貓咪不是不可以吃魚肉的唷

然而,許多飼主除了擔心重金屬污染的問題,另外也擔心鮪魚(金槍魚)的味道濃郁,愛貓吃了成癮,以後變成非魚不吃得挑嘴貓,這也是為什麼有愈來愈多飼主選擇挑選非鮪魚底的罐頭。

我算是一個很捨得花錢養貓的飼主,但我還是希望把錢只花在讓蘿蔔吃得健康這方面,而不需要花錢看醫生。所以我也是盡可能避開魚類罐頭,盡量挑選純雞肉的罐頭、或是雞肉搭配海鮮。但是蘿蔔這個差不多要改名叫「吐子」的小孩,三天兩頭吐,甚至一天可以吐三次的情況,看醫生打針也只能短期壓制後不久又故態復萌的情況下,我們只能盡可能嘗試餵食,看哪一種可以讓她吃下去的量,盡可能接近應該有的食量;看哪一種吃下去比較不會吐,或是比較容易消化,別吐出來太多。一直試到最近,爵士貓吧的罐頭暫時可以達到我們要的效果。可是這一款罐頭使用的是「鰹魚白肉」,乍看好像跟鮪魚無關,但是其實它們很相近,還好他有標示維生素E添加,我們也會另外加入煮過的雞肉混在一起餵食,現在也只能暫求蘿蔔吃得下、吸收得下。再好的主食罐,蘿蔔吃不下去也是沒用。所以現在我倒沒覺得魚底罐頭不是不能餵食,只要營養均衡,依然可以讓愛貓吃得健康,挑嘴的話,也只能說人也是會挑嘴的啦~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oodsdark1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